慢性牙周炎吃什么药好?慢性牙周炎应该怎么治疗?
牙周炎会导致牙周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引起牙槽骨稀松,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牙周炎症的进一步加重,将引起牙齿松动甚至脱落,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慢性牙周炎属于炎症感染性疾病,厌氧菌感染是其主要病因。
既往慢性牙周炎的治疗以机械治疗为主,如根面平整、超声波刮治等,旨在去除牙周组织致病菌。但这些治疗手段所用器械均难以进入患者牙周袋根部分叉部及底部,无法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治疗中,大部分情况下单独使用器械治疗虽能帮助患者改善牙周状况,但效果仍达不到预期,若能在器械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药物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治疗效果,且有助于机械治疗对龈下菌斑的清除,即便是在器械治疗后再给予患者药物治疗也能帮助破坏菌斑生物膜,最大程度使患者获益。
故慢性牙周炎患者使用合适的药物治疗非常关键。因菌斑微生物是导致慢性牙周炎发生与发展的主要致病因子,故可给予患者抗菌药物治疗,以控制菌斑的增殖与牙周感染。
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慢性牙周炎的药物主要有抗菌药物、非甾体类药物及其他含漱类药物,其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最为常见。随着临床对中医药的重视,其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也逐渐得到认可。现就慢性牙周炎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1.慢性牙周炎的西药治疗
抗菌类药物的使用在慢性牙周炎的治疗中最为多见,这是因为牙周炎是一种主要由菌斑微生物感染所致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故给予患者抗菌类药物治疗效果理想。目前,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抗菌类药物有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
1.1硝基咪唑类
硝基咪唑类药物是一类具有硝基咪唑环结构的药物,包括甲硝唑、塞克硝唑、二甲硝咪唑、异丙硝唑、奥硝唑、替硝唑等,这类药物具有理想的抗菌作用,特别是对厌氧菌感染导致的感染性疾病抗菌效果极佳,同时这类药物还具有抗病毒、抗原虫、抗肿瘤等功效,其中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用于慢性牙周炎抗菌治疗的获益较高。作为药物前体,硝基咪唑只有在细胞内被激活才能起效,经胞质硝基还原酶作用产生抗菌效果,药物被动扩散后能够通过氧化还原电位还原为氨衍生物直接与DNA作用,损伤细菌DNA螺旋链,造成螺旋链的断裂、解旋,从而发挥杀灭细菌的作用。
1.1.1甲硝唑
甲硝唑在1978年被WHO确定为首选抗厌氧菌药物,特别是对导致牙周炎发生发展的革兰阴性厌氧菌有较强的作用,被认为是抗厌氧菌特效药。甲硝唑不仅可以杀灭厌氧微生物,同时药物在体内还原后经代谢合成的代谢物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抗厌氧菌效果,抑制细菌DNA合成,干扰细菌繁殖、生长,最终诱导细菌凋亡。
张海亮等给予38例接受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术治疗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甲硝唑与阿莫西林治疗,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该结果进一步提示甲硝唑在牙周炎中的应用价值,但该研究并未对药物长时间使用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故甲硝唑应用的安全性可能是未来临床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此外,上述研究主要采用药物联合的方式治疗,其中甲硝唑带来的获益是否最佳也未知,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1.1.2替硝唑
替硝唑是第二代硝基咪唑药物,对革兰阴性无芽孢厌氧菌有理想的抗菌效果,其在使用后所含硝基将被还原为具有细胞毒性作用的硝基,抑制细胞DNA合成,进而导致细菌凋亡。王海龙和何琴局部使用替硝唑和甲硝唑治疗牙周炎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牙周病原菌检出数均减少,但替硝唑抗菌效果较甲硝唑好,该结果提示替硝唑与甲硝唑均具有抗菌效果,但前者获益更高,使用时若仅有两者可选择,在明确药物安全性的前提下,可首选替硝唑。
1.1.3奥硝唑
奥硝唑是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药物,其对厌氧菌的作用效果较第一代和第二代硝基咪唑类药物好,抗菌效果强、耐药菌株少、临床疗效佳。奥硝唑治疗慢性感染性疾病的机制为:在无氧条件下,分子内硝基被还原为氨基或合成自由基直接与细胞成分相互作用,进而引起致病菌大量死亡。
王军等整理分析了关于奥硝唑临床应用安全性与有效性的报道发现,作为抗厌氧菌与抗原生质感染的主要抗菌药物,奥硝唑的抗菌活性更高、耐受性更好,疗效较甲硝唑、替硝唑更理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但仍需注意给药的针对性,并非所有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均可首选奥硝唑,在用药时还需要结合患者既往用药史,有条件者可进行药敏试验,这样可以确保药物使用的针对性、敏感性、有效性及安全性。
1.2四环素类
四环素是广谱抗生素,主要由放线菌产生,包括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及其他半合成衍生物——多西环素、美他环素、二甲氨基四环素等。四环素属于广谱抗菌药,高浓度具有杀菌作用,除了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厌氧菌等有理想的抗菌效果外,对其他支原体属、立克次体属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效果。四环素能够特异性结合细菌核糖体30S亚基A位置,抑制甚至妨碍氨基酰转运RNA在细菌核糖体30S亚基A位置上的连接,进而抑制肽链增长,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从而产生抗菌作用。
用于治疗牙周炎的四环素主要为多西环素和化学修饰四环素,小剂量的多西环素和化学修饰四环素均可产生理想的抗菌效果,能够减少胶原酶合成,抑制胶原酶活性,诱导破骨细胞凋亡,减少酸性产物的生成与释放;同时,上述两种主要的四环素在使用后不会产生耐药性,也不会影响患者正常牙周组织的新陈代谢。
马晶将12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对照组使用碘甘油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优于对照组。但四环素类药物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不太稳定,其含有许多烯醇羟基及其他羟基,在中心环境中能与金属离子结合生成螯合物,且这些螯合物均属于不溶性物质,特别是与钙离子结合生成络合物之后会大量沉积在骨骼与牙齿上,儿童用药后会出现牙齿变黄的情况,孕妇使用后也可能会导致胎儿乳牙变色,严重者还可能抑制生长,故儿童及孕妇应慎用或禁用四环素。
1.3大环内酯类
大环内酯类药物是分子结构拥有12~16碳内酯环药物的总称,此类药物主要通过阻断50S核糖体内肽酰转移酶的活性,抑制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产生抗菌效果,是一类快速抑菌剂,主要用于部分衣原体、支原体、厌氧菌等导致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近年研究发现,大环内酯类药物除具有抗菌作用外,还具有其他一系列广泛的药理作用,如调节炎症、调节免疫细胞等。
目前已经上市并使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有3类,分别为红霉素类、麦迪霉素类及螺旋霉素类,其中红霉素类在牙周炎中的应用较为常见,包括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及其衍生物阿奇霉素。刘秋月等对局部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Meta分析发现,与单纯实施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治疗相比,联合局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可减小患者牙周探诊深度,获得理想的临床附着丧失,降低菌斑指数,改善龈沟出血情况。但该研究并未提及大环内酯类使用的安全性,故对于药物的安全性还需进行大样本、长时间的研究以验证。
1.4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类药物不含甾体结构,是常见的抗炎药物,主要有布洛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具有抗炎、止痛、抗风湿、抗凝、退热等功效,广泛用于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疼痛、发热的缓解治疗,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白细胞聚集、缓激肽形成、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感染性疾病,抗炎效果备受认可。
研究发现,非甾体类药物还可以用于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机体牙槽骨中的刺激因子以地诺前列酮为主,该因子既能刺激破骨细胞,导致破骨性骨吸收发生,从而破坏牙周组织;还能促进缓激肽与组胺表达水平的提高,刺激疼痛感觉的发生。
一旦牙槽骨内地诺前列酮含量与血栓素A2失衡,将对血管的生成及组织愈合产生影响,参与牙周炎的发生与发展。非甾体抗炎药能够抑制机体内环加氧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地诺前列酮的合成与释放,进而降低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此外,非甾体类药物的使用还能降低内皮细胞的透通性,对急性期诸多细胞的迁移以及透明质酸形成产生影响,抑制炎症细胞增殖,产生理想的抗炎效果。
有研究将布洛芬缓释凝胶用于慢性牙周炎的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牙周炎症明显缓解,牙周症状显著改善,组织破坏也有所减少。但长时间使用非甾体类药物可能会对血栓素A2的合成产生抑制,减少血小板聚集,增加患者治疗期间血肿或持续出血的风险。可见,非甾体类药物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可能还存在安全性问题,在使用时可以考虑联合其他药物,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帮助患者获益。
- 2.慢性牙周炎的中药治疗
牙周炎主要由多种致病菌感染导致,抗生素虽然是其主要的抗菌治疗药物,但长时间、大剂量的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菌群失调、耐药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影响药物治疗效果。研究发现,中医药可通过药物配伍控制菌斑、杀灭微生物、促组织再生、消炎等治疗牙周炎。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牙周炎在中医中属“牙宣、齿漏、齿动”的范畴,齿乃骨之余,肾所主,也是足阳明胃经之络,其与胃、肾等重要脏器关系密切,认为肾亏虚、胃火积盛是牙周炎的主要病机,故传统医学认为牙周炎的治疗应遵循清胃火、补肾的原则。
六味地黄丸具有极佳的滋阴补肾之效,多用于肾阴不足的治疗,是临床极为常见的基本方,杜元喜等使用六味地黄丸治疗4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1个疗程后治疗的有效率为89.13%(41/46),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63.04%(29/46),可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中药治疗可提高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
近几年云南白药也逐渐用于慢性牙周炎的治疗,云南白药可减少牙龈出血,炎症控制效果好,还能加速伤口愈合。除六味地黄丸、云南白药外,知柏地黄丸、止痛消炎灵颗粒、独一味胶囊、金莲花口服液等也被用于慢性牙周炎的治疗,但受研究的限制,关于中药在慢性牙周炎中应用的安全性的报道较少,加之慢性牙周炎属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时间服药,关于长期使用中药治疗是否会导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也尚未明确,故在实际治疗时仍需谨慎用药,以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 3.小结
牙周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其他一系列非手术治疗方式,为了巩固治疗效果,减少复发,还有必要对患者进行日常口腔卫生知识宣教,确保患者可以定期复查,若有必要还可再为患者展开适当治疗。传统的牙周炎治疗方法仅能单纯将患者根本面牙石清除,无法有效去除牙周袋壁皮衬内的微生物,故需辅以药物治疗,且以抗菌药物治疗为主。
但因慢性牙周炎属于慢性进行性疾病,单纯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可能无法将病因完全解除,还存在一定复发风险。考虑到中医药治疗的独特优势,可联合使用中药治疗,以提高药物治疗获益及整体治疗效果。但在药物治疗期间还需注意观察患者出现的一系列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